預防醫學
-
捍胃任務,重建超人消化力
日期:2025-03-03 作者:藍田院 程俊文醫師
現代人工作壓力山大,不論是每天看盤心情隨漲跌高低起伏的資深股民,還是在AI科技產業日夜加班輪班的工程師們,每每受到腸胃不適所苦。因為趕著上班忘記吃早餐,一到公司上腹開始隱隱悶痛或是灼熱感;常常加班要到8-9點才能吃晚餐,晚上12點睡覺時一躺下便覺得胸悶、灼熱感而不好入睡。
以上的狀況是不是您的日常呢?舉凡上腹部悶脹感、消化不良、噁心想吐、食慾減退,都很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喔。 -
遠離中風風險,中醫師助你一臂之力
日期:2025-03-03 作者:屏東院 陳宇芬醫師
腦中風是灌注腦部的血管發生病變,導致局部組織因爲缺氧而功能喪失出現局部神經學症狀。世界腦中風日及腦中風年會指出,每個人一輩子腦中風的機率為「1/6」,腦中風是世界上造成死亡及殘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,腦中風存活者中,約有75%會遺留不同程度的殘障;腦中風也是臺灣引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原因。
-
別「高」興的太早!中醫幫你揮別三高,逆轉代謝症候群!
日期:2025-02-07 作者:陽明院 李昀芝醫師
「醫師!我的數值在邊緣而已!還不用擔心啦!」經常聽到患者這麼說,然而錯誤的飲食及生活作息,往往稍不留意,便不知不覺突破標準值,將健康檢查報告染成一片紅字,成為名副其實的「三高」!
-
天氣冷颼颼,留意心臟病危機,中醫師推3穴道保養
日期:2025-02-07 作者:陽明院 莊博甯醫師
心臟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。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,心臟病的發生率逐年攀升。心臟病主要是因為心血管系統出現病變,導致血液無法順暢流通,使心臟負荷增加,甚至導致心肌缺氧、受損,進而引發心肌梗塞、心律不整等疾病。常見後天性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肥胖、抽菸、飲食不當、缺乏運動等,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引發動脈粥狀硬化,使冠狀動脈血管變窄或阻塞,增加心臟病的風險。
-
中醫師教你如何自我緩解五十肩
日期:2025-01-15 作者:彰化院 楊婕妤醫師
一位妙齡患者走入診間,尚未入座就急著開口「醫師,我的左手舉不起來,晚上痛到睡不著,這是不是五十肩?」我請她坐定後幫她做理學檢查、詳細問診後,發現她的左肩關節的活動度較小,且有沾黏的跡象,排除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,確實有機會發展成五十肩。她隨即又問:「可是我才40歲,怎麼可能會有五十肩?」許多民眾都聽過五十肩這個病名,但並不是50歲才會得到五十肩,五十肩在醫學上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或冰凍肩,好發年齡約
-
耳朵整天嗡嗡叫嗎?針灸加中藥治療可幫助緩解
日期:2025-01-15 作者:彰化院 吳育葳醫師
診間常見的耳鳴患者多半是已經發生超過5年的,甚至還有20年的,而這些患者有些早已習慣與它共存,但有時還是會有頭暈、頭痛的情形發生,以及睡眠受到影響不慎其擾,而改善耳朵、腦部的血液循環以達到減輕不適症狀,增加生活品質是中醫能提供幫助的。
-
突然張口疼痛或是嘴巴合不起來嗎?中醫來幫你
日期:2025-01-15 作者:彰化院 楊婕妤醫師
突然張口疼痛或嘴巴合不起來,西醫稱之為「顳顎關節疾患」,泛指顳顎關節及上述肌肉產生疼痛或功能異常,中醫古籍中記載病名「落下頦」也有類似症狀。
-
保養膝關節是一輩子的課題,讓中醫來幫您
日期:2025-01-15 作者:彰化院 吳育葳醫師
隨著台灣高齡社會的到來,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為15%,有350萬人因退化性膝關節炎感到不適,58歲以上,每5人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,在診間常見是女性患者居多,因內分泌的問題及骨質流失所導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