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悶悶的? 中醫師教你不傷春悲秋的方法

秋季保養 2025-10-21 作者:信義院 李宗明醫師

從夏季準備進入秋季,太陽下山的時間漸漸提早,秋雨的到來也準備將溫度一階階地帶了下來。

古人云「金秋嚴肅氣,凜然不可容」,秋天,作為一個過渡季節,卻是詩詞歌賦豐產的季節,「蓋夫秋之為狀也,其色慘澹,煙霏雲斂; 其容清明,天高日晶; 其氣栗冽,砭人肌骨,山川寂寥」 述說著大自然的景色變遷,對應夏天時的繁秀,不禁讓人心中出現了淡淡的憂愁,悲從中來。

但是另一方面,秋天也是豐收的季節,春夏辛勤的耕耘,到了秋天有了收穫,我們努力了半年的計畫或者目標,可能出現了一些成果和收穫,是時候放慢腳步,盤點之後並且犒賞自己一下。

 

秋季簡易養生法

黃帝內經云「秋三月,此謂容平,天氣以急,地氣以明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,使志安寧,以緩秋刑,收斂神氣,使秋氣平,無外其志,使肺氣清,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」。秋天我們人體的氣機往內收起,適合早睡早起,早上起床後可以先放鬆地按摩我們的「尺澤穴」和「足三里穴」,搭配擴胸的動作和活動開我們的肩關節,讓胸口的氣機順暢,心情平和喜悅地開始我們美好的一天。

如果覺得需要加強放鬆心情的時候,可以五指併攏,敲打我們的「內關穴」和「神門穴」,可以幫助有效紓解鬱悶的情緒喔!

 

  • 尺澤穴:手肘窩二頭肌肌腱外側,肺經的合穴,五行屬水,可以幫助潤肺斂降身體氣機。
  • 足三里穴:外膝眼下方三寸(四根手指併攏寬度),順降腸胃氣機,幫助肺氣下行。
  • 內關穴:前臂的掌側面,當我們握拳時,前臂正中有兩條筋突出,內關穴就在兩筋之間,手腕橫紋上三指幅的高度,內關穴具有促進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效果,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包括使心跳變慢、瞳孔縮小、腸胃蠕動加快、排汗減少、肌肉放鬆等,使人體呈放鬆狀態。
  • 神門穴:位於手腕橫紋處,小指側的凹陷處,屬於心經的輸穴與原穴,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。 曾經遇到患者在治療主訴上寫上「安神」兩字,詢問後因近期家裡發生變故,導致近況胸口鬱悶、恐慌、食慾降低,睡眠難以入睡,精神大受影響,把脈脈象即屬中醫的「弦」脈,伴隨不穩定的細微浮動感,運用針灸及中藥調理幾日後即恢復精神,睡眠改善,胸口鬱悶及恐慌現象緩解,故提醒讀者,如果有上述的情況,可以儘早詢求附近中醫的幫助,讓身體的暫時障礙調整恢復。

 

推薦秋季解憂鬱藥膳

百合銀耳湯

材料:乾燥百合12g、鮮銀耳50g、蓮子20g、黑糖少許

作法:

  1. 乾燥銀耳先泡溫開水備用。
  2. 百合洗淨,與銀耳、蓮子、溫開水1500ml同入電鍋蒸至銀耳釋出膠質即可。
  3. 黑糖最後依自己喜好的甜度添加。
  4. 百合、銀耳潤肺幫助肺降氣的過程能夠順利,蓮子養心安神,幫助如果有遇到秋季憂鬱的情形得以紓緩。